审核评估学院系列展播│美术与设计学院

来源: 美术与设计学院 发布时间:2025-09-05 浏览量:

一、学院基本情况

(一) 办学历史沿革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美术学院前身为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dafabet888艺术系,2003年根据dafabet888学科专业建设需要与艺术系分建为美术系。200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dafabet888升格为本科院校,美术系美术学专业开始招收本科专业。2016年学院通过教育部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2018年美术系更名为美术学院,2024年根据dafabet888院系名称调整更名为美术与设计学院。

(二) 学科专业设置情况  

美术与设计学院现设有美术学、产品设计、服饰与服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五个本科专业。其中美术学专业分水墨画、油画、水彩画、版画四个校内专业方向培养,属师范专业;产品设计专业分皮革工艺产品设计与制作和金属工艺产品设计与制作两个校内专业方向培养,属学院民族特色专业;服饰与服装设计专业主要以民族服装设计与制作为专业方向培养。2013年美术学专业获批本科层次艺术学学位授予权。2015年产品设计、服饰与服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等四个设计类专业获批本科层次艺术学学位授予权。

(三) 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学院教职工49人,专任教师43人;其中教授 3 人,占专任教师7%;副教授 13 人,占专任教师30.2%;讲师 27人,占专任教师62.8%;具有博士学历 2 人,占专任教师4.6%;硕士学历 33 人,占专任教师76.7%。教师队伍中在读博士学历 4 人。师资队伍中自治区级优秀教师1人;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自治区级工艺美术大师2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市级工艺美术大师1人;在省级以上中国美术家协会、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等组织成为会员、理事、秘书长 26 人。形成了一支教育教学能力突出、美术创作能力较强的教学科研团队。

(四)科学研究情况

多年来,学院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在美术教育、绘画、民间美术产品研发等领域研究成果突出。拥有“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北疆民族文化研究基地 ”“草原文化研究基地 ” “民族美术成果创新性转化研究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等多个科研平台。近五年,教师申报各类项目 38 项;学术论文发表 53 篇;出版专著 19 部;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获获奖提名 1 人,入选 3 人;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入选 4 人;教师获得全区艺术创作“ 萨日纳 ”奖 2人;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美术与设计作品展览300余人次。

二、人才培养改革举措及成效

美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通过美术创作和教学成果展示,探索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新途径,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取得了较好成效。立足民族地区特色优势,重点培育特色专业,为民族地区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5000余名优秀毕业生。与蒙古国国立教育大学、造型艺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国内外大学建立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合作交流关系,与北京东方智业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签署(3+1)模式人才培养协议,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签署协同育人合作框架协议,为人才培养创新发展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近五年,毕业生国内外高校攻读硕士 42 人,博士 4 人;教师在省级以上展览参展和指导学生参展 338 人次,其中获奖 63 人次。采取就业服务包联帮扶制度,开展访企拓岗工作拓展就业渠道,签署就业实习实训基地 20 余家,应届毕业生就业率显著提升。2025 年初次就业率 86.49%。

三、学院优势与特色

人才培养特色发展,优势显著:在高质量发展传统美术学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以传统手工艺为主的产品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金属工艺和皮艺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民族服装设计与制作人才培养在全区开创了本科教育民族特色专业建设先河,民族美术教育优势与特色显著。

服务区域文化建设战略作用突出:讲好北疆文化故事,服务北疆文化繁和各民族团结稳定,助力模范自治区建设,成为以民族美术展现祖国靓丽北疆的重要基地。学科团队在美术教育、绘画、民间美术教育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美术创作、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在乡村振兴、艺术展演、公共休闲区域美化等领域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民族团结事业和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